一、參數
1、設備概述
本拋丸清理機清理各類碳鋼罐車(粉罐、攪拌罐等)及其零部件、各類碳鋼常規半掛車(平板車、骨架車、倉柵車等)及其零部件。
2、工件特性及表面狀況
2.1、各類各類碳鋼罐車(粉罐、攪拌罐等)主要由熱軋板材及型材焊接而成,表面有油污及粉塵、氧化皮、銹蝕及焊渣等。工件最小壁厚2.75mm(主要為筒體部分)。
2.2、各類碳鋼常規半掛車(平板車、骨架車、倉柵車等)主要由熱軋板材及型材焊接而成,表面有油污及粉塵、氧化皮、銹蝕及焊渣等。工件最小壁厚1.2mm(主要為鋪底板部分)。
2.3、部分零部件(如箱板等)主要由冷拔或冷軋類板材及型材焊接而成,表面有油污及粉塵等,有少量銹蝕但無氧化皮等。工件最小壁厚1.2mm(主要為邊板部分)。

3、設計組掛尺寸
組掛尺寸 |
尺寸 mm |
工件最大重量kg |
表面積m2/掛 |
長度 |
高度 |
寬度 |
標準組掛尺寸 |
14000 |
3650 |
2550 |
≤7500(不含掛具工裝重量) |
≤150m2,平均每掛面積100m2 |
最大通過性尺寸 |
14000 |
3650 |
2700 |
≤7500(不含掛具工裝重量) |
≤150m2,平均每掛面積100m2 |
4、輸送方式
全線采用空中重型積放鏈輸送方式,滿足不同型號的粉罐及零部件的吊掛;罐體具備防止鋼砂進入罐內的密封功能。
5、工作制度及年時基數
5.1、車間采用雙班工作制,每年工作 300 天,每班 10 小時生產。
5.2、單班補噴操作人員需不超過6-8人。
5.3、高峰期 24 小時生產。

6、生產節拍
6.1、設計節拍:生產線設計節拍為≤15min/掛可調。
7、動力條件
電 力 |
動力電 |
AC:380±10% 三相 50Hz |
|
照明電 |
AC:220±10% 單相 50Hz |
自來水 |
自來水管網提供0.35MPa 壓力自來水 |
天然氣 |
管道天然氣,熱值8500kCal/m3左右 |
壓縮空氣 |
空壓站集中供氣,壓力0.6~0.7Mpa(除油除水) |
8、主要技術參數匯總
序號 |
項 目 |
數量 |
指 標 |
1 |
處理工件 |
|
最大尺寸(長×寬×高):14000×2550(2700)×3650
重量:≤7500 kg |
2 |
生產節拍 |
|
≤15min/掛
拋丸區工件通過標準速度:1.35m/min變頻可調 |
3 |
表面處理方式 |
|
自動拋丸+人工手補 |
4 |
工件行走方式 |
|
空中積放鏈 |
5 |
除銹等級 |
|
達到GB8923-88A-B Sa2.5級標準 |
6 |
表面粗糙度 |
|
Rz≤40μm |
7 |
自動拋丸效率 |
|
≥90%工件表面積達到Sa2.0-Sa2.5級標準 |
8 |
工件最小壁厚2.75mm |
|
采用拋丸處理,目測不變形 |
9 |
環保參數 |
|
排塵濃度:≤30 mg/m3
設備噪音:≤90分貝 |
(二)、拋丸清理及除塵系統:
由拋丸清理室及前后副室、拋丸器總成、丸料循環凈化系統、除塵系統等部分組成。
1、 拋丸清理室及前后副室:
清理室體由鋼板焊接而成,并設有檢修門。室體內襯鑄鉻護板進行防護,并用防護螺帽壓緊,便于拆裝更換。護板之間采用搭接式進行防護。
前后副室由鋼板及型鋼骨架焊接而成,靠近拋丸室1.5米范圍內鋪設鑄鉻耐磨護板進行防護,室腔內各有數層耐磨橡膠密封簾(≥5層)實現密封功能,懸掛式結構,便于拆換維修,進出口底部毛刷排,使密封更加嚴密,防止彈丸飛出,粉塵外逸。
2、 拋丸器總成:
拋丸清理室頂部及底部側壁上安裝了12臺拋丸器總成。拋丸器的布置經過計算機三維動態模擬,所布置的角度、位置均由計算機設計確定,以保證實現對工件進行全面徹底的清理,將盲區和死角降到最低。
拋丸器總成由拋丸器、電機、底座板等組成。彈丸由導入筒進入分丸輪,經定向套窗口被送到葉片上,在高速離心力的作用下,形成扇狀彈丸束,拋射到工件上,將工件表面的氧化皮等附著物進行剝離,從而達到清理工件的目的。調整定向套窗口的角度,可以改變拋射帶的位置。
本機所選用的130-2.5Rk型拋丸器,主要優點為:
① .葉片裝拆迅速簡便。本拋丸器的葉片是從葉輪中心向外插入的,在葉輪旋轉的過程中靠離心力的作用固定鎖緊葉片,改變了其它拋丸器采用定位銷或彈簧夾的固定方式,而是采用了先進的步聯鎖結構,所以不需要任何裝夾工具。拆卸葉片時,只需向內輕擊葉片外端便可容易地將葉片從葉輪中心卸下,并且能同時檢查分丸輪及定向套的磨損情況。
② .葉片、分丸輪、定向套均為精密鑄造,壽命更長。
③ .采用雙圓盤葉輪,穩定性好,拋射區集中,拋丸均勻。
④ .高效:特殊的分丸輪結構,拋丸比能可達到18.5kg/min·kw。
⑤ .拋丸器具有良好的動平衡性,葉片重量差控制在2g之內,動平衡力矩≤15N.mm。
a、為保證裝配精度拋丸器外殼全部采用機械手焊接。
b、葉片、定向套、分丸輪等全部采用精密鑄造工藝。
3、 丸料循環凈化系統:
由螺旋輸送器、斗式提升機、丸砂分離器、氣動供丸閘閥、溜丸管等組成。